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9|回复: 0

[全国] 成都形象片登陆纽约时报广场 主打环保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 10: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纽约时报广场 成都熊猫亮“功夫”

纽约时报广场亮起“中国屏”

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纽约时报广场2号楼租赁了一块高19.5米、宽12.2米的广告屏幕。从8月1日起,这块液晶显示屏上将播放新华社新闻和“中国广告”,这是中国机构首次在纽约时报广场长期租用的大型户外显示屏。

●片长30秒,熊猫带着观众,将“最成都”的元素一网打尽

●摄制组采风来了成都4次,半个月时间内,筹备组光是在城区里跑,就跑了1万多公里

●广告片先后在CNN、BBC等欧美主流媒体播出,反响颇佳

高19.5米,宽12.2米,面积近240平方米,这是一块伫立在纽约时报广场上的电子大屏幕。每年有4000万世界各地的游客驻足于此,这里是“世界的十字路口”。

黑白相间,憨厚可爱,它的家乡是那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昨天,一部以大熊猫“领衔”主演的成都城市形象宣传片,登陆时报广场的“中国窗”。滚动播放的30秒短片,让那些深爱大熊猫的世界粉丝们更加难以自拔。“典型中国,熊猫故乡”,成都的独特魅力正温润地渗透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短片

调皮熊猫带你游览成都

片中的胖熊猫,俨然是个调皮的小伙子,它的身影穿梭在每一个能代表成都的地方。因为片子只有短短30秒,胖熊猫一改慵懒的样子,干脆利落地带着观众,将“最成都”的元素一网打尽。

从底蕴深厚的杜甫草堂,到繁花似锦的三圣花乡;途经原汁原味老成都风情的茶馆,走向充满现代活力的双流(微博)国际网球中心、时尚演唱会;游览了美丽的锦江,再漫步繁华的春熙路,最后回到绿意盎然的熊猫基地。这一路,在历史的厚重中穿越,成都人慢生活的气质也扑面而来。

制作

城区采风跑了万余公里

“前期采风来了成都四次。半个月时间内,筹备组光是在城区里跑,就跑了一万多公里。”易堂映像影视公司通过创意投标,获得了此次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拍摄机会。负责该项目的艺术监制赵宏伟介绍说,整个创作团队有一百多人,前期筹备了3个多月。

2010年3月,团队开始拍摄素材,历时3个月。之后又制作了3个多月,一直到2010年11月最终与大家见面。这部成都城市形象广告片先后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等欧美主流媒体播出,反响颇佳。

幕后

制作道具小伙假扮熊猫

创作组最初的设想,是请出大熊猫拍摄。不过终未实现。

“我们担心伺候得不周到。拍摄地没有消毒过,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也可能会反对。”赵宏伟和同事想出了第二条路子,请来了亚洲顶尖的道具大师土井真一来做一只假熊猫。曾参与了《蜘蛛侠》道具制作的土井真一团队,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足足呆了4天,研究大熊猫的容貌、肢体、形态等,然后花了1个多月,完成了熊猫道具的制作。

有了道具,还得找穿上道具能扮熊猫的人。爱熊猫、了解熊猫的本地人,成为了创作组选角的标准。创作组在一个艺术学校找到了3名男生。

赵宏伟说,拍摄时天气不算太热,但是闷在道具里的小演员们还是热得几乎晕过去。最多20分钟必须要换一个替补演员,很多镜头都要一遍遍重复地拍,小演员们真的很敬业。1分钟的片子,我们胶片耗费了50本,相当于3个小时的拍摄量。

花絮

熊猫和博美犬茶馆相遇

片中一段在老茶馆里,茶客品茶听川剧的情景,最能打动赵宏伟。“拍摄时,唱川剧的老师并没穿戏服,就站在茶客中间互相切磋。声音一出,喧闹的茶馆一下安静了,每位茶客的眼神都极其认真,又满是享受。”赵宏伟说,在这一幕中,胖熊猫和一只在主人怀里听戏的博美犬对视,成都人喜欢把狗放在自行车筐里骑行,也喜欢抱着狗进茶馆。

川剧唱腔融入背景音乐

刚一开篇,就听得背景音乐中有“哈哈哈”的女声,这可不是笑声,而是川剧的“哈哈”腔。短片的背景音乐是由音乐家陈底里老师制作的。他来成都采风的时候,发现“哈哈”腔和清音特别有味道,因此在后期专门请川剧院的演员,飞往北京参与录制。

资料成都海外营销日历


2010年3月27日熊猫“美兰”轻轻一吻,中国随之熄灯一小时。全球6000多个城市数亿人陆续把电灯熄灭,一场名为“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接力在全球展开。“美兰”是成都的熊猫,也是“世界公民”。

2010年8月成都全球招募熊猫守护大使。法国法新社、法国巴黎人报(LeParisien)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的众多主流媒体以及区域重要媒体都对成都招募熊猫守护使活动进行了报道。

2010年12月成都在BBC、CNN等欧美主流媒体投放城市形象宣传片。

2011年6月《功夫熊猫2》全球上映,影片植入大量成都元素。

2011年8月纽约时报广场“中国窗”,滚动播出成都城市形象宣传片。

访谈

“希望全世界热爱成都”

成都市委外宣办新闻联络处处长黄琳谈海外营销

为何主打熊猫牌?环保又有认同感

黄琳:一直以来,熊猫作为城市名片,经常出现在成都各类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在海外有很强的认同感。同时,熊猫会使人们联想起自然环保这一全球共同关心的主题,熊猫元素所能起到的传播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为何选择时报广场?那是高端开放平台

黄琳:纽约时报广场是繁华的商业和娱乐中心,每天人流量多达几十万,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在这里做广告一直被视为打入全球消费者市场的象征。

广告投放的时间也是精打细算,选择了8、9月份和12月。前者是正处于欧洲旅游旺季,各国受众看到的机会更多,后者则是在收视率相对较高的圣诞节和春节前后。

成都形象宣传片除了这部“海外篇”,同时还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国内篇”。“国内篇”更强调成都的综合竞争力,突出了成都作为中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产业聚集效应和发展动力,展示了成都更加现代、美好的生活。“海外篇”则巧妙借用了熊猫的海外号召力,用熊猫的亲和力凸显了成都的生态、环保和包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四川论坛

GMT+8, 2024-11-27 15:50 , Processed in 0.06658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