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回复: 3

教育部官员称历来不支持文理分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 13: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前天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昨天,教育部相关官员和专家对纲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对于文理分科,教育部历来不支持,但教育分班情况客观存在。高中将发展特色化,避免千校一面。]

   
■关于高中教育

    ★关键词·户籍问题

    入学机会不平等缘于资源不平衡

    郑富芝表示,由于现在的高考户籍制度问题,即使在当地学习,还是要回到户籍所在地进行高考。但是不论是报名制度还是户籍制度,都只是表面问题,其实质是由于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造成的高考入学机会不平等。

    如果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放开政策,其他升学率较低的地方的学生就会都跑到北京、上海来考大学,这样就挤占了本地生源的上学名额。所以势必会遇到来自升学率高地区的一些阻力。“要事先把所有问题考虑清楚,不能贸然去做。”

    郑富芝认为,治本之策是要缩小地区间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缩小各地入学差异,“如果在哪个地区考机会都是一样的,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这种不均衡是多年来形成的问题,所以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去解决。

    此外,纲要提出“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其实是为了将来破解该难题做前期准备。“这个问题我们力争破解,但是相当复杂,需要系统研究。”他认为十年内有望找到破解办法,今年将开始动手进行该问题的专题调研。

    ★关键词:文理分科

    分班需要协同高考改革


    郑富芝称,从国家制度设计角度讲,文理是不分科的,“教育部历来反对文理分科”。目前,普通高中每个中学设计有12门课程,这些课程涵盖文理两科。

    但实际上,由于高考是文理分卷考试,为了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各地确实存在文理分班教学。“这些学生不存在学文不学理、学理不学文情况。但是文理科的差距在于学习的程度和时间。”他指出,有地方一味追求高考,存在高一下半学期就开始分班,甚至一上高中就分班,这些都是属于违规办学。

    郑富芝介绍,要解决文理分科的问题首先需要在全国落实高中阶段的课改,因为课改方案本身就是文理兼修的方案。在考试评价方面,推广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必须通过包含文理的12门学业水平考试才能毕业。最后就要理清“学”和“考”的关系,毕竟最后受到高考分科考试的约束,所以要改变“考什么学什么”,而把“学”和“考”有机结合起来。

    郑富芝坦诚,由于在第一轮意见征集中,赞同和反对的意见对半开,所以这是个两难的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考虑到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同时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负担。”所以在高考和高中学习之间种种问题没有衔接好以前,不能一味规定禁止分班学习,高中改革和高考改革是协同改革。目前高考改革中是否要取消文理分卷还是个正在研究中的问题。取消分班的操作和实施层面更没有研究。

    ★关键词·高中教学

    高中不能搞“千校一面”

    郑富芝称,现在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确实比较重,在一些地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倾向也比较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来,高中要发展特色办学。第一,下一步高中的发展是多样化发展。第二,要特色发展。第三,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

    多样化发展就是要解决目前普通高中存在的千校一面的状况。现在普通高中同质化的倾向非常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鼓励高中多样化发展,办有特色的高中。要特色的发展,就是鼓励高中在课程设置方面,在教育教学环节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可以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同时,要鼓励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要有个性地发展。因为高中是人生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个性差异非常明显的一个阶段,因此要鼓励学校因材施教,这样解决高中学校同质化和千校一面的问题。

  高中要提“绿色升学率”

    郑富芝指出,高考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压力有关,就业压力大导致升学压力也非常大。因此,下一步要想办法办人民满意的高中,不考虑升学率肯定是不行的。

    “并不是反对升学率,而是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他认为,高中学校提升学率的时候应该提“绿色升学率”,即把升学率作为一个结果,而不能作为惟一的目标。出发点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地发展、有个性地发展。

编辑:小唐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3: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海连召五次座谈会 国务院参事:教育有5大不公平 国务院参事 任玉岭     在进入新年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南海连续召开五次座谈会,主题都是围绕一个内容——教育。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基本上做到了不管贫富如何悬殊,孩子们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有书读。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中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差异,仍然造成了教育的众多不公平。     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讲,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教育公平了,社会才能公平。     同时,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应受财产状况的限制。     根据笔者的调查,中国的教育不公平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问题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目前,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拉大,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造成了教育不公平。     2009年《求是》杂志报道过20个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上海浦东和江苏昆山是12000元,甘肃定西是1800元,仅农民之间收入就差7倍以上。据了解,一些地市之间的人均财政收入差高达10-50倍左右,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情况下,因县财政困难,必然造成教育的困难。     前年,笔者在湖南某市调查时发现,在中央明确要求为公检法每人增4万元办公费的情况下,由于当地是“吃饭财政”,通过把教育和农业的财政支出降下来解决政策要求。     一些中小学校,由于地方经费充足,校舍宽敞、楼宇考究、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各种先进设备应有尽有,语言室、电脑室、实验室、钢琴室、乐器室、绘画室、雕塑室、游泳馆、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有的还有升降式广场、休闲晨读公园等。而另外一些地方因财政投入困难,教育经费极低,造成学校场地狭窄、房屋破旧、寄宿困难,有的学校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一个黑板,一枝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     最近笔者在河南调查时发现,在紧临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的一个非贫困县,有一个县城内老初中全校4000多人,仅有两个多媒体教室。全县95%的学校师生共用一个旱厕所,厕所里没有上下水。下雨天,老师、学生要冒雨如厕。由于县财政投入困难,有的学校教师办公场所还在国家禁用的石棉瓦小房子里。财政困难还造成教师工资偏低,几个工作八、九年的中学教师,月收入才只有八、九百元,导致教师流失严重。很多中小学没有本科毕业的教师,教学质量甚差。     一些县财政投入困难还造成很多小学不能按国家要求在三年级开电脑课和英语课,直至小学毕业一些学生还没接触过外语和电脑。有的学校没有音乐、美术教师,此类课程也不能开课,导致一些地区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同发达地区和城市孩子拉开了差距。
编辑:小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3: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海连召五次座谈会 国务院参事:教育有5大不公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4: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是这样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四川论坛

GMT+8, 2024-9-22 13:29 , Processed in 0.04756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