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随意晾晒在屋外
柴火堆放在墙角
晒席放在窗台上
3月10日,上午下班后,民工李文君和妻子来不及享受暖人的阳光,便像往常一样急急回到市城区开善路的出租房里,在简陋的厨房里忙活开来。李文君夫妻来自安居区玉丰镇,同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为了节约钱,半年才回一趟老家,尽管已经在遂宁生活了五六年,但李文君夫妇还是没有完全融入这座城市。“城市里规矩太多,没家里舒服。”李文君坦言。 和李文君一样,我市还有大量的农民工及失地农民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他们在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付出大量的汗水后,却因自身素质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在许多方面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没有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市委党校相关专家介绍说,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农民变市民的进程变慢,因此需要政府对农民工及失地农民进行大量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尽快转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城市的发展成果。 现象一: 晒席靠窗 衣服上树 小康安置小区所在地原本是河东新区罐子口村村民祖祖辈辈从事农业生产的乡村,随着河东新区的发展,这里的农民变成了市民,大家也住进了漂亮楼房。“想不到晚年了还能享受到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80多岁的李婆婆舒心地说。李婆婆搬进小康安置小区已经两年多了,“才来时是有点不习惯,现在叫我再回去住老房子,可能更加不习惯了。” 据了解,小康安置小区的住户并不是都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离开了农业生产,40多岁的李玉红现在在城里找了一份简单的工作,虽然钱挣得不是很多,但是却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尽管如此,已经在城市里生活了3年的李玉红仍然不适应城市人生活方式,“上班一迟到就要扣钱,吃点小菜都要用钱买。”李玉红说。 在李玉红家外,记者留意到,4张破旧的晒席还明显地堆放在窗边,李玉红说:“这几张晒席跟了我们五六年了,当时还很新,只是一直堆在那里没用就变旧了,到现在已经舍不得扔了。”当记者告诉她这样影响城市卫生和环境时,李玉红表示会及时处理掉的。而在李玉红的隔壁,记者看到,一大堆柴火正静静地躺在墙角,柴火的所有者王华贵说:“储存柴火是农村人的习惯,虽然自己现在不是农村人了,但是这个习惯却始终改不了。”当记者告诉王华贵将柴火堆放在墙角下,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小区环境时,王华贵表示会立即将这些柴火处理掉。 在开发区的向阳安置小区,记者见到,部分居民将衣服挂晒在树木上。据附近居民介绍,向阳安置小区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失地农民,将衣服挂晒在树木上是农村人的习惯,可以尽快将衣服晒干。当记者对居民说这样影响城市环境和形象时,衣服的所有者立即将衣服收回了自家屋里。 原因:通过户籍改革、房改征地等方式,的确能让一些人就地“转换”身份,成为名正言顺的城里人。但事实上,农村人到城市人的转变,并不是简单地发个户口本、给套房子就能解决的事。尽管他们名义上已经成为了市民,但实际上,很多人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城市里一些待遇很低的低层次工作。而且,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农民进城后普遍没有归宿感和认同感。即使有了房子,有了简单的工作,还是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对策:农民变市民,除了让农民能享受到城市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培训、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外,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也同样重要。看看我们身边,不乏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找到一份好工作,无形间便实现了身份转换的例子。相比那些很多年都不能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及失地农民,他们的“城市化”,不就是因为多了知识、多了技能? 现象二: 横穿马路 鸡鸭进屋 3月8日,阳光暖人,嘉禾桥十字路口绿灯正常运转,街道两旁的行人正有条不紊地走过马路。几十秒后,绿灯换成红灯,两旁的行人都停止了下来,就在这时,一个民工装扮的青年环顾左右,在确定没有车辆通行后,便骑上自行车横穿马路。随后,两三个人在青年的影响下,也开始自顾自地横穿马路。 半个小时内,记者在嘉禾桥十字路口红绿灯处现场看到,至少有10多起民工横穿马路。部分民工为了抄近路完全不走人行道,直接从身旁街道走到另一边。记者特意采访了一名民工,问他为什么横穿马路,该民工解释说,看到别人在走,自己也跟到走了。 “咯咯……”,3月7日,从民工周贵华的出租房里不时传出鸡叫的声音。临近中午,周贵华下班回来,便从自己的出租房里逮出一只鸡准备宰杀,以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这样既节约又改善了生活。”周贵华说。周贵华已经在城里打了6年工,为了节约钱,每年过完大年,他便将家里养的土鸡带到自己的出租房里,还特意在阳台的角落里用红砖围了一个小圈养鸡。周贵华说:“这样的方法也是村里的邻居介绍的,以前自己并不知道城里的房子还能养鸡。”为了爱惜城市环境,周贵华表示吃完这两只鸡吃后,再也不会在出租房里养鸡了。 原因:随着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及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逐渐出现了由农民构成的“新市民”,他们在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了与城里人同样的待遇,但在自身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上却始终停留在农村层面上,由于原有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再加上背井离乡,缺少必要的关心与倾诉,导致他们就算在城市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却始终游弋于城市体系之外。 对策:把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尽快由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化、高素质的市民,不仅是关系到建设城市现代化进度、水平和成效的重大问题,也是促进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因此,要注重落实基础教育和就业的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注重落实开展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辅导与沟通,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大对新市民文明行为的培养,加快“新市民”转变进程。 (记者 秦全波)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四川论坛
GMT+8, 2024-11-27 22:27 , Processed in 0.05220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