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1|回复: 5

喋血玄武门:李世民阴谋血腥的皇帝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7 10: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城战报传到长安,本来是一个寻常的情报,但是却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轩然大波。这一次皇帝接受了李建成的建议,让李元吉为统兵元帅前往乌城增援。李元吉为元帅增援乌城很正常,关键是李建成、李元吉的幕后策划。
他们的计划有两个要点:第一,利用李元吉统兵的机会,调拨秦王府的主要战将参战,包括尉迟敬德、秦叔宝等。李元吉要利用出兵作战的机会,消灭这些秦王府的将军。战争状态下,统兵元帅对自己的部下有生杀大权。李元吉要在战场上实现这个计划,易如反掌。第二,朝廷为李元吉送行举行出征仪式,在昆明湖为齐王饯行,太子李建成代表皇帝出席,利用这个机会杀掉李世民。
一段时间以来,李世民阵营穷于应付来自太子阵营的挑衅,但是阵脚并没有乱。因为李建成阵营强大,李世民阵营只能将计就计。现在,李世民再次获得情报,李建成要利用乌城军事行动把自己一网打尽。
李世民的情报从哪里得来的呢?这么重要的情报是谁送给李世民的呢?
历史对此有记载。东宫一个叫做王眰的人前来报告。史书没有说明这个人的动机。如果进行整体分析,我们可以大概得出结论,两个阵营之间,实际上都在招降纳叛,都在争取对方的人。李世民当初对尉迟敬德说的话,其实就有这样的含义,打入内部,掌握情报。这个王眰,职务是东宫的率更丞,应该是东宫军队里的官员,他恐怕就是李世民阵营争取来的卧底。显然,在争取对方人员的时候,李建成阵营不如李世民阵营更成功。
这个情报,关系玄武门事变的根本性问题。如果这个情报确实,证明是李建成阵营首先决定使用极端手段,如果这个情报不确实,或者半真半假,比如有调用秦王府军力的计划,但没有饯行谋杀计划,那么李世民阵营就是首先采用极端手段的一方。如果相信这个情报的真实性,可以认为玄武门事变是应急的举措;如果不相信这个情报的真实性,可以认为这些都是后来李世民阵营用来狡辩的掩饰之辞。
有两个情况让人怀疑这个情报的真实性。一是李建成阵营对李世民采用极端手段的警惕性十分低。如果李建成方面首先使用或计划使用谋杀计策,他们对这方面的问题应该十分警惕才对。但是在后来玄武门事变的过程中,无论是太子还是齐王都显得手忙脚乱,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二是后来魏徵在受到李世民责难的时候,说太子没有采用他的计划,否则就不会有如此下场。那证明魏徵曾经有使用极端手段的计划,但是没有被太子采纳。《资治通鉴》的作者比我们今天能看到更多的唐代资料,但司马光在他的“臣光曰”中说过这样的话:“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看来,司马光认为李世民受到手下人的逼迫,没有采取防守反击策略,而是采取了主动进攻,所以才会为后世诟病。那么,这个情报的核心内容看来都是不可信的,可能是李世民用来激发手下斗志的一个方法,至于受迫云云,无非是为了减轻李世民罪责而已。
乌城战报传到长安,本来是一个寻常的情报,但是却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轩然大波。这一次皇帝接受了李建成的建议,让李元吉为统兵元帅前往乌城增援。李元吉为元帅增援乌城很正常,关键是李建成、李元吉的幕后策划。
他们的计划有两个要点:第一,利用李元吉统兵的机会,调拨秦王府的主要战将参战,包括尉迟敬德、秦叔宝等。李元吉要利用出兵作战的机会,消灭这些秦王府的将军。战争状态下,统兵元帅对自己的部下有生杀大权。李元吉要在战场上实现这个计划,易如反掌。第二,朝廷为李元吉送行举行出征仪式,在昆明湖为齐王饯行,太子李建成代表皇帝出席,利用这个机会杀掉李世民。
一段时间以来,李世民阵营穷于应付来自太子阵营的挑衅,但是阵脚并没有乱。因为李建成阵营强大,李世民阵营只能将计就计。现在,李世民再次获得情报,李建成要利用乌城军事行动把自己一网打尽。
李世民的情报从哪里得来的呢?这么重要的情报是谁送给李世民的呢?
历史对此有记载。东宫一个叫做王眰的人前来报告。史书没有说明这个人的动机。如果进行整体分析,我们可以大概得出结论,两个阵营之间,实际上都在招降纳叛,都在争取对方的人。李世民当初对尉迟敬德说的话,其实就有这样的含义,打入内部,掌握情报。这个王眰,职务是东宫的率更丞,应该是东宫军队里的官员,他恐怕就是李世民阵营争取来的卧底。显然,在争取对方人员的时候,李建成阵营不如李世民阵营更成功。
这个情报,关系玄武门事变的根本性问题。如果这个情报确实,证明是李建成阵营首先决定使用极端手段,如果这个情报不确实,或者半真半假,比如有调用秦王府军力的计划,但没有饯行谋杀计划,那么李世民阵营就是首先采用极端手段的一方。如果相信这个情报的真实性,可以认为玄武门事变是应急的举措;如果不相信这个情报的真实性,可以认为这些都是后来李世民阵营用来狡辩的掩饰之辞。
有两个情况让人怀疑这个情报的真实性。一是李建成阵营对李世民采用极端手段的警惕性十分低。如果李建成方面首先使用或计划使用谋杀计策,他们对这方面的问题应该十分警惕才对。但是在后来玄武门事变的过程中,无论是太子还是齐王都显得手忙脚乱,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二是后来魏徵在受到李世民责难的时候,说太子没有采用他的计划,否则就不会有如此下场。那证明魏徵曾经有使用极端手段的计划,但是没有被太子采纳。《资治通鉴》的作者比我们今天能看到更多的唐代资料,但司马光在他的“臣光曰”中说过这样的话:“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看来,司马光认为李世民受到手下人的逼迫,没有采取防守反击策略,而是采取了主动进攻,所以才会为后世诟病。那么,这个情报的核心内容看来都是不可信的,可能是李世民用来激发手下斗志的一个方法,至于受迫云云,无非是为了减轻李世民罪责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0: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这个情报,李世民阵营如何反应呢?李世民把这个消息首先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立刻与其他人取得联系。危机当前,秦王府的官员众口一词。用文雅一点的词汇表述,就是行周公之事,控制最高当局;浅白一点的说法,就是采取军事手段,用突然**的方式夺取最高权力。

从现在得知的情况看,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是秦王府内部最早主张采取军事手段的人。但是,这个主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有资料不能证明。事实应该是,在秦王府内部,采取军事极端手段夺取最高权力的主张早就存在,而李世民或者不明确表态,或者不支持,所以不能付诸实践。当乌城情报传来的时候,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个主要谋臣因为当时是朝廷的官员,不能及时参加秦王府的密谋,所以长孙无忌应该成为最核心的谋划者。

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无论多少人主张,最后是需要李世民亲自拍板的。在秦王府内部,最后形成的局面是大家共同劝说李世民,至少现在留下的记载是这样的。李世民面对这个主张,不能毫无顾忌,他必须仔细思考,否则下场是人所共知的。李世民认为:“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李世民希望用后发制人的办法解决冲突,如果从自卫立场出发,那么骨肉相残的责任就不在李世民。显然,李世民考虑的不是胜败的问题,而是善后过程,是夺权后长远的合法性问题。

但是,大家的担心却是后发制人的危险性,所以没有人同意李世民的看法。在部下劝说李世民的时候,大约从这么几个理由来试图说服他。

第一,“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这是从建功立业的角度相劝。(房玄龄)

第二,面对釜底抽薪的政策,采取自卫立场:“大王羽翼尽矣,身何能久?”(程咬金)

第三,尉迟敬德:“大王不从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长孙无忌也附和道:“无忌也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此二人是以脱离秦王府为要挟。

第四,平时蓄养的勇士八百人已经进宫,行动已经开始。“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尉迟敬德强调,士兵已经发动,没有回旋的余地。

众口一辞,何况八百勇士已经进入战斗位置,箭已上弦,即使李世民不同意也难以中止了。于是,李世民退让了,说,那就占卜一下,看看是凶是吉。正在占卜,张公谨从外面进来说:事到如今,发动军事行为,已是不容置疑。占卜为了解疑,现在无疑,为什么还要占卜呢?大家齐声同意。于是连占卜也没有搞,直接定计,发动政变。

有关这个过程的文字记载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谁都没有提及。在军事政变的准备过程中,特别是在决策的过程中,对于李世民集团而言,究竟是什么因素最重要?真的是善后的说辞吗?事情已经做了,最高权力已经夺得,那么究竟怎么说都是由胜利的一方来决定,怎么可能担心没有办法解释呢?那么是担心失败吗?也不是。打仗是秦王府最擅长的,突袭是用局部的优势兵力攻取敌人的首脑,因为对方没有准备,整体优势就发挥不出来,等到反应过来,主要的战事已经结束。所以,胜算很高,不必担心。那么,李世民担心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以为,李世民最担心的是内部的忠诚度。这样的行动,内部的高度团结是必须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全局。内部的人必须全力以赴,必须同心同德。李世民用自己的犹豫来观察所有人的态度和立场。而一旦决定,我们看到李世民立刻恢复了战场上的勃勃英姿。何以证明?我们看看李世民是怎样对待秦王府外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的。

当李世民所在的秦王府已经决定发动政变的时候,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在场。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去找回这两个人,但是,两个人没有立刻回来,他们看来还不知道李世民已经下定最后的决心。也许是尉迟敬德没有说清楚。李世民于是摘下自己的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说,你再去,他们要来就来,不来,就用这刀砍下他们的项上人头。两个人闻讯,赶紧穿上道服,悄悄地潜入秦王府,参与到大家的密谋中。

他们究竟是怎么谋划的?因为胜利以后,他们不再透露当时的计划,这不是正大光明的事,所以没有记载。他们取得的成功证明,他们的谋划很周密。但是,他们具体是如何一步步实施计划的呢?这真是一个千古之谜。我们只能通过事件发展的进程,来了解之前的计划。他们的计划,至少有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玄武门设置伏兵,**李建成和李元吉。首先杀掉最主要的政治竞争对手,这是“擒贼先擒王”的战术。

第二,如果玄武门作战不利,就坚守玄武门,控制皇帝。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是政变的一般的规则。控制了皇帝,一切命令都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发布。

第三,如果再不顺利,以洛阳为最后退路。他们秘密通知了洛阳方面,做好迎接的准备,如果控制不了长安,就撤往洛阳。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世民在玄武门战斗之前就控制了李渊。我认为这个看法是不准确的。虽然控制皇帝很重要,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控制玄武门,其实就是控制了朝廷,控制了皇帝。具体到是否控制皇帝的人身,其实已经不重要。对于玄武门的重要性,陈寅恪先生很多年前已经很明确地总结过了。

李世民是怎样实施他的计划的呢?实施过程是否一帆风顺呢?

李世民的计划是在六月四日黎明时分动手。这一计划的启动,应该在前一天,武德九年的六月三日。六月三日,发生了特殊的天象。太白金星滑过天空。太史局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皇帝李渊竟然把这个秘密报告让李世民过目。

很多年以后,李世民已经当了皇帝,有一次他对傅奕说:当初你的密奏,差一点要了我的命。这么看来,傅奕的密奏并不是李世民阴谋的一部分。傅奕是著名的反对佛教的人物,就在此前不久,李渊根据傅奕的建议,决定沙汰僧人道士。应该说,李渊与傅奕关系也不错。因为天象是一回事,解释是另外一回事。傅奕在这个时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密报呢?这么重大的天机,李渊为什么要让李世民知道呢?

我们看看李世民对这个秘密报告的反应,或许可以了解其中的秘密。李世民看到傅奕的秘密报告之后,立刻向李渊报告另一个重大机密,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直白一点说,就是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们有不正当关系。李世民看到傅奕的秘密报告,发现了什么事实?他发现,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所以,他在报告两人淫乱后宫的同时,悲怆地说:“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他说,我马上就要死了,但是这样死了,真不甘心,耻于在地下见到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些人。这根本不合逻辑,但并不是没有意义。李世民在关键时刻还在提醒皇帝:我对国家有重大功勋,我不该被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0: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此,李渊最后的决定是:明天要调查对质。这就是说,一切都要明天见分晓。

这是一个局中局。天象问题,是对方要陷害李世民的一个理由。大约金星从东南划过天空在西北落下,或者反过来,反正与西北有关。金星一方面含义主兵,表示要有兵祸,一方面表示权力归属。秦分,就是西北。所以傅奕解释说秦王当有天下。一定是先有天象,然后命令太史局进行解释,结果傅奕的这个解释很符合李建成阵营的需要,能够以此整治李世民。但是,李世民非常机智地利用这个信息,乘机告发淫乱后宫案。为什么说机智呢?因为李世民的计划是斩首行动,而在李世民的整个计划中,必须要李建成和李元吉离开自己的宫殿,只有这样才可以设伏**。

想想看,李世民如何才能调动李建成和李元吉呢?他自己是完成不了的。他必须通过皇上来完成这个调动。而李渊为什么会听从李世民呢?当然,李世民必须巧妙地调动皇帝。如何才让皇帝就范呢?要根据皇帝当时的情绪,设置相关的圈套。

当时的李渊,是在一种什么情绪之中呢?李世民的野心李渊其实早就有所觉察,不然也不会总是敲打李世民。李渊敲打李世民,可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上了李建成的当。一方面李世民确实有野心,另一方面李渊也有所觉察。所以,当“秦王当有天下”这个天象被解释出来以后,李渊看来是下定决心要解除李世民的一切武装了,即使不取消他的生命,至少准备取消李世民的政治生命。所以,当李渊把傅奕的秘密报告交给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立刻感到杀机重重。好在李世民已经准备停当,于是来了一个将计就计,紧急告发。

李世民所告发的是事实吗?当然不是事实。一是因为后宫制度严密,嫔妃们与外界的接触不仅有限而且监视很多。二是,对此,一贯支持李世民的司马光也认为,后宫隐秘实在难说。他实际上也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告发呢?他在利用李渊的情绪,为的是调动李建成和李元吉。为什么要用这种理由呢?因为这个事情太荒诞,太不可信,也让李渊最恼羞成怒,所以李渊立即决定第二天调查。李渊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这个事情很容易调查,当事人对质,一切立刻明白。比如要李世民举证,李世民肯定举不出来。那么李世民就是陷害,不仅是陷害,还是侮辱皇帝,是典型的大不敬。明天当庭对质,李世民必死无疑。

李渊当然没有想到,李世民看起来是自投罗网,其实采用的是调虎离山计,他要调动的老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从张婕妤那里获得了李世民告发的消息之后,连夜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建议:集合兵马,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应该说,这个建议很重要,如果李建成同意,李世民的计划就会全面落空,不仅落空,可能还会导致失败。因为在李建成与李元吉商量的时候,李世民统率的伏兵已经到位。唐朝一代名将,尉迟敬德、程咬金、泰叔宝、张士贵等都进入伏击位置。这个行动是无法解除的,如果李建成他们不出宫,李世民是无法解释自己的军事行动的。但是,李建成胸有成竹,认为李元吉不必如此谨慎。他说:我们的准备已经很充足了,我们应该亲自到宫中了解情况。

东宫与玄武门离得十分近。李元吉住在武德殿,跟东宫只有一墙之隔。李建成从东宫北门出来,汇合齐王李元吉,再到皇宫的北门即玄武门其实没有多远。他们当然没有想到,这么短的距离,就是他们的殒命之地。

六月四日,清晨,一切看起来都跟平常一样。李建成和李元吉汇合之后,从东边走近玄武门。让李建成比较放心的是,玄武门这个最重要的地点,守卫的将军是自己的人。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玄武门屯守的将军,对于发生在眼前的战斗,要么抱着观望态度,要么跟随了李世民,唯独没有人肯为太子拼命。其中,当天在玄武门当值的常何,正是李世民从太子阵营争取过来的军官,而在这一天,起到了关键作用。史书记载,李建成到达临湖殿的时候,发现情况异样,立刻拨马回撤,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李世民出现了,高声叫住李建成。我们不知道李世民说了什么话,在大战来临之际,显然李世民要从容得多。而李建成和李元吉此时发现情况不妙,李世民的伏兵出现了,他们全副武装,杀气腾腾。李元吉首先摘下弓箭,但是他太紧张了,虽然兄弟不容,势同水火,但是他们看来从没有预计过会有这样的场面。所以,李元吉的弓箭竟然再三不彀,就是拉不开弓搭不上箭。还是李世民沉着,一箭射出,箭头穿过李建成的喉咙,李建成当场毙命。这一箭,李建成猝不及防,他愣在那里,只听得一声弦响,接着箭头穿透空气,带着风声,直奔自己而来。就在一瞬间,李建成听到自己喉骨的破裂之声。他的眼睛,应该一直盯着二弟李世民,这个自己的亲兄弟,这个自己的政治对手。在这一刻,他拉弓射箭,动作娴熟,潇洒而轻松。李建成到死都不明白,二弟的箭法,为什么这么高明。这是玄武门事变的第一箭,是由李世民亲自发出的,这第一箭就定了乾坤,解决了最主要的对头。

随着李世民的第一箭划破玄武门清晨浓重的空气,李世民的伏兵众箭齐发,李元吉中箭落马。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随从不多,但毕竟也有一小队,他们应该有所还击。双方的混战开始,于是出现以下的镜头。李世民的马受了惊,跑到丛林里,被挂到树上,一时间人马受困,不能起身。这不是李世民应有的动作。当他发出第一箭以后,自己也被这一箭吓呆了。大哥的眼睛,好像就没有眨过,一直圆睁睁地看着自己。他眼看着大哥喉咙上插着自己射出的那一箭,一声不响地从马上翻落,再就没有动弹过。他知道,他的亲兄弟,让自己这一箭彻底送走了。他的内心一定不是滋味,心中方寸已乱,竟然忘记了控制坐骑。当他终于醒过来的时候,马已经被树枝绊住,自己也被困住不能动弹。更没有想到的是,他受困的地点,正好距离李元吉很近。李元吉看到这个情况,立刻奔来,他取了李世民的弓箭,准备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双方展开搏斗,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一边大喊,一边飞马赶到。李元吉一看敌我悬殊,转身逃跑,他想跑回武德殿。尉迟敬德当然不会放过,立即从他的背后开弓射箭。这是玄武门事变的第二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箭。这一箭解决了李建成阵营的第二号人物。尉迟敬德和李元吉,是天下最擅长使用长矛的两个人,但是在最后决战时刻,竟然没有长矛,只有弓箭。当初,李元吉发誓要亲手杀掉尉迟敬德,他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今天这样的场面,这是李元吉人生的最后一个镜头。长箭带着风声,深深地穿进李元吉的身体,李元吉一头跌倒在地。

尉迟敬德是战场上的老手,他在一箭杀了李元吉之后,竟然知道从容取下李元吉的人头。当然,李建成的人头也被取下。李世民和他的伏兵一起,迅速进入玄武门。不久,东宫和齐王府的卫兵也赶到玄武门,开始攻打玄武门。这时,李世民的秦王府是没有设防的,所以当东宫的薛万彻高喊要去攻打秦王府的时候,守卫在玄武门上的将士非常紧张,因为那里太容易受到攻击了。这时,又是尉迟敬德,及时地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高高举起,让他们手下的士兵知道首领已死,继续作战没有意义。于是攻打玄武门的李建成、元吉的军队开始溃散。

这就是玄武门之变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但是,至今为止,我们实际上没有交代玄武门之变的一个重要信息:以上这些活动都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当然在玄武门附近。但是,是玄武门的外面还是里面呢?很多影视作品,都认为战斗发生在玄武门之内,李世民是在玄武门之内设伏的。我认为,战斗是在玄武门之外发生的。首先,李建成他们并没有到达李世民理想的伏击地点,就觉察出了问题,于是拨马回头。李世民于是现身,高声叫住李建成。如果是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就是发觉也没有回头的可能了,因为大门已经在他们的身后关闭了。其次,李元吉曾经想跑回武德殿,结合刚才的拨马动作,这也应该是玄武门外的事情。再次,一定有东宫和齐王府的人跑回去了,所以东宫和齐王府增援的人马很快到达。这也可以看做是事变发生在玄武门外的旁证。因为玄武门的守军在这个时候没有人站在李建成的一边,如果发生在玄武门之内,他们当然不会允许有人再从大门逃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武门的战事基本结束以后,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去保卫皇上李渊。这是一个文雅的说法,其实内容要丰富得多。李渊这个时候,正和宰相们在一起,泛舟海池,准备上朝以后讯问所谓淫乱后宫的诬告。这时候李渊怎会有如此的闲情逸致呢?一定是李渊需要与宰相们打招呼,这一次可不能再心慈手软了。不知道李渊跟宰相们统一思想的工作进行得如何,现在忽然看到了全副武装、满身鲜血的尉迟敬德,大家都知道:出大事了。李渊故作镇静,问:今天是谁作乱?尉迟敬德说:太子、齐王作乱,已经被秦王率兵诛灭,秦王担心皇帝受惊,特地派臣来保护陛下。

李渊还能怎样,他只好痛苦地接受眼前这一切。李渊第一道命令是交出兵权,让李世民指挥天下兵马,同时命令东宫卫士放弃抵抗。既然皇帝下令了,太子已经死了,这些士兵在为谁战斗呢?他们只有放弃战斗。李世民占据东宫和齐王府后,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在这场战斗中,尉迟敬德当然功劳最大,所以李世民把齐王府的所有珍宝都送给了尉迟敬德。

几天以后,李世民成为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即皇帝位。秦王府的属官们都成为新朝廷的重要大臣。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唐朝在一阵腥风血雨之后,完成了政治权力的转移。

没有玄武门之变就不会有贞观之治。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证明。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事变,可以肯定,李世民就当不成皇帝。不论后来是李建成还是李元吉当皇帝,都应该是另外一番景象,不能叫做贞观之治。玄武门事变是一个历史惨剧,李世民对此心知肚明。为了减少这件事情对自己名誉的影响,李世民必须用更光明的手段治理天下,用更大的成绩从正面证明自己。这就是说,玄武门事变对于李世民而言,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心动力,让他更努力地克己复礼,治理好天下。帮助李世民治理天下的能臣众多,但是在帝制时代,最关键的人物毕竟还是唐太宗。

在中国古代,用~~夺取政权的事件,史不绝书。此类问题深刻的根源在于帝国体制本身,在那种体制下,这种悲剧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在~~夺权者中,毕竟很少有人能取得李世民贞观之治那样辉煌的成绩。所以,从总体上,后世对于李世民还是充分肯定的。李世民后来那样勤勤恳恳,那样有节制地运用皇权,从而取得出色的治国业绩。在中国古代历朝帝王中,李世民让帝王的权力表现出了优雅,表现出了理性,使中国古典政治智慧的优秀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玄武门之变,对于贞观之治而言,如同温暖春天的前一个寒夜,如同灿烂黎明前的一刻黑暗。

李世民决定采用军事手段夺得权力,计划的核心是玄武门设伏,杀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什么地方设伏,在什么时间设伏,这当然是关键的。但是,如何引导太子和齐王上当呢?这当然也很关键。兵不厌诈,李世民的沙场经验再次有了用武之地。

六月三日,李世民向皇帝告发太子和齐王淫乱后宫。这“后宫”所指为谁呢?有一种说法是尹德妃。告发太子和齐王与父亲的嫔妃有不正当的关系,这个罪名是很大的。高祖得到消息,反应是“愕然”,然后答复李世民:明天开会调查,并通知李世民参加会议。

李世民与太子的关系李渊当然知道,但是李世民的这次告发非比寻常,因为其中牵涉皇帝,涉及皇帝的名誉。李世民要搞垮太子,李渊是知道的,但是,他竟然不顾父亲的荣誉,这不是太过分了吗?李渊与其说是惊愕,不如说是愤怒更为贴切。李渊是一个优柔寡断、处事谨慎的人,但这一次很果断。开会就要有结果,李渊对于会议结果一定有把握,不然就不会立刻决定开会。这个会议,一定对李世民不利。此时的李渊,一定是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李世民的问题。

齐王李元吉对这个事情有所怀疑,建议太子不要上朝,先观察一下再说。李建成看来胸有成竹,坚持亲自到场。齐王李元吉没有再坚持,否则,历史一定是另外一种局面了。当太子和元吉按时前往皇宫,接近玄武门的时候,李世民伏兵突然发动**,两人当场毙命。

原来,李世民告发太子、齐王淫乱后宫,其实是他玄武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如此就不能调动太子和齐王。中计的不止是太子和齐王,中计的还有高祖李渊,他成了李世民调动太子和齐王的工具。

“淫乱后宫”不过是一种说法,这个说法是李世民调动太子和齐王的计策,并非确有其事,理由有二:

第一,一贯倾向李世民的《资治通鉴》里有个说法值得注意:“宫禁深秘,莫能明也。”这种暧昧不明的态度,表明《资治通鉴》对此并不认同。

第二,李世民根本没有想利用此事搞垮李建成,否则他真有确凿证据,就不用冒险搞什么玄武门政变了,静待皇帝和大臣的调查岂不更加简单?

这是政治斗争,谁下手狠谁就可能赢得先机。也许李渊已经有了如何处置李世民的方案,但是他不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包括他的愤怒本身,都是李世民计划的一部分。这是计中计、谋中谋,李世民卖了一个破绽,是为了下一个更大更狠的计划。

这样,玄武门事变大概经过两个阶段:首先是引蛇出洞,通过皇帝的手,引出太子和齐王;然后玄武门设伏,杀掉太子和齐王。

玄武门事变,是否到此一切都结束了呢?李世民还有进一步的计划吗?事情自然没有那么简单,通往皇帝宝座的路上还有一个李渊,如何对付他,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玄武门战斗基本结束以后,李世民没有亲自去拜见高祖李渊,而是派出尉迟敬德见李渊。关于此事,《资治通鉴》和《两唐书》的《尉迟敬德传》均有记载。让位说也好,夺权说也好,都离不开对这些文字的理解。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已,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上从之。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东上阁门出宣敕,众然后定。上又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

这段记载,大概讲了三件事情。第一,玄武门战斗结束后,李世民担心父亲的安全,派尉迟敬德前往保护。但是,尉迟敬德擐甲持矛直接到达皇帝身边,把皇帝吓坏了,一问才知道发生了重大变故。这第一件事情可以叫做武装保卫。

第二,面对如此情况,李渊询问身边的大臣,事已至此,当如何处置?本来询问的对象是裴寂,因为他是宰相,裴寂此时没有出声,反而是萧瑀和陈叔达出来说话了,他们认为本来李建成就没有什么功劳,现在又搞阴谋;李世民功劳大有威望,应该让李世民当太子,把国家的事情全部委托给李世民。李渊的反应很有意思,李渊说,哦,这正是我的夙愿啊。这怎会是他的夙愿?这第二件事情可以叫做决议让权。

第三,因为零星的战斗还在继续,尉迟敬德提出让皇帝下手敕,把军权交给秦王。皇帝同意了,让宇文士及和裴矩分别出面宣布。战斗很快就平息了。这第三件事情可以叫做交出兵权。

《资治通鉴》的这个记载,顺理成章。李渊看到事情已然如此,没有回天之术,也就心灰意冷,识时务地交出了军权。后来李世民管理庶政,当太子,当皇帝,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切都已确定。

那么,满身血污的尉迟敬德,来到高祖面前,其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0: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尉迟敬德自称是来保护高祖的,这可信吗?我们知道,皇帝正和宰相们在一起,那可是大内深处。平日里,不用说外人,就是侍卫也不能到这里来。尉迟敬德忽然来保护陛下,那么,陛下受到谁的威胁了?李建成他们吗?显然不是。他们要么被杀,要么被阻挡在玄武门外,很多人都开始逃离长安。皇帝这里很安全,根本用不着什么保护。所以,尉迟敬德的这个说法显然是掩耳盗铃。

那么,尉迟敬德到底所为何来?

尉迟敬德来见皇帝的真正目的,不是保护陛下,而是替李世民索要兵权。你也许会问,也不一定啊,战斗不是还在继续吗?他来是为了让皇帝制止战斗的吧。

这个说法不正确。第一,尉迟敬德明确地说出了让秦王处分所有军队,如果仅仅是为了制止战斗,他可以说,请陛下下令,各处停止战斗,而不必要请秦王处分诸军。

第二,当时情况下,真正能够下令停战的只有皇帝,而不是有权力的秦王。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战斗的双方,特别是对于已经丧失领袖的一方而言,不过是在负隅顽抗,此时除了自卫已没有了其他目标。这个时候,他们最希望皇帝来拉架,不可能信任秦王府。

第三,真正宣布停战命令的是宇文士及(时任中书侍郎)和裴矩(时任检校侍中),而两宫人马也就听从了命令。宇文士及和裴矩代表的是皇帝,而不是秦王。他们宣布的命令应该包含听从秦王指挥,但也有停战的内容,估计还有放下武器、既往不咎之类的承诺。

第四,李世民获得军权,不等于停止屠杀。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都在这天被杀掉,他们被杀只能是在李世民获得军权、东宫放弃抵抗之后。所以,现在我们可知,李世民派尉迟敬德来索要的是军权,而不是什么停战的结果。而夺取军权,是李世民获得权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同一天,以李渊的名义下达了《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伏诛大赦》,其中宣布:国家庶政,皆取秦王处分。这是以皇帝名义下达的赦免令,其实表达的都是李世民的立场。李世民因此获得管理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有意思的是,在大赦令中划分的时间界限是申时(下午四时左右)以前。很可能,那就是发布大赦的时间。玄武门政变,李世民军队在清晨开始设伏,从战斗打响到最后结束,即李世民全面夺取权力,到申时也已大功告成。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之后李世民获得权力的基本过程:

六月七日,李世民正式当上了皇太子。

六月十六日,李渊给裴寂一个手诏表示自己“朕当加尊号太上皇”。

七月,秦王府的主要人马全面掌管军政关键岗位。

八月甲子(九日),李世民即皇帝位。

其实,玄武门事变当天,李世民就获得了军权和行政权,完全控制了朝廷。后来当太子和即位当皇帝,都是走过场、履行手续而已,最最关键的就是获得军权。

现在,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在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之后,李世民的第二步计划就是获得军权,然后才是其他权力。

既然军权如此重要,李渊难道不知道出让的后果吗?那么,李渊是在什么状况下同意出让的呢?他是否可以有其他选择呢?

李渊正与群臣在海池泛舟,尉迟敬德出现,他“擐甲持矛”的一身装束把李渊吓坏了,皇帝“大惊”。擐甲持矛,就是全副武装。尉迟敬德擅长用矛,天下无敌,他刚刚从玄武门战场过来,李元吉为他亲手所杀,李建成的头颅也应该是他割下来的。所以,尉迟敬德来见皇帝的时候,很可能是一身血污,满脸杀气。这样的外表,李渊怎能不大惊失色?

李渊大惊之后,问尉迟敬德:“卿来此何为?”这问话应该包含了部分答案,他心中应该是有所猜测。根据《尉迟敬德传》的说法,当尉迟敬德回答是来保护皇帝的时候,李渊的表现是“意乃安”。开始,我读这句话的时候特别不能理解,认为李渊听到两个儿子被杀,还会“意安”,不可思议,一定是史臣乱写。现在明白了,我们从高祖的大惊—来此何为—意乃安的整个过程来看,高祖最初怀疑尉迟敬德是来谋害自己的,一听不是,所以才会“意乃安”。

那么,高祖为什么会有这种怀疑呢?看看唐代的相关制度就会明白。我们以贞观时期确实发生的两件事情为例。

贞观元年(627),长孙无忌去见皇帝,忘记解除佩刀,而监门校尉居然也没发现,等长孙无忌出阁门后才察觉。在讨论这个案件的时候,封德彝认为:校尉应该死罪,长孙无忌徒刑两年。后来因为戴胄的强力坚持,没有杀监门校尉。《贞观政要》记录这个事情,是要表彰戴胄坚持法律公平原则。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带武器到皇帝身边是很严重的犯罪。监门校尉并不是自己带武器到皇帝身边,只不过是没有发现长孙无忌携带武器而已,即使如此,他也应被判死刑。后来因为皇帝没有降罪长孙无忌而救了他一命。如果像尉迟敬德这样,没有得到许可,携带武器到皇帝身边,会怎么量刑?死刑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再举一个例子。贞观二十一年(647),皇帝去旧未央宫游玩,相关保卫部门没有及时通告,所以一个卫士猝不及防遇到了皇上,身上还戴着佩刀。唐太宗说,这个事情要是交给法律部门解决的话,那就要死好几个人,你赶快离开吧。于是赦免了那个卫士。我们便知,一个卫士携带武器出现在皇帝面前,相关人员都会被处死。

我们再回到唐代的法律上。《唐律疏议》有规矩,有一种罪行就是滥入大内,凡是不按照合法手续进入皇宫的,无论是溜进去了还是误打误撞迷路进去,都叫滥入。皇帝所在的地方主要是皇宫,也叫大内,如果皇帝在野外,那就是御所,只要是皇帝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皇宫,滥入也是不允许的。如果带着武器进皇宫,或者没有带武器直接到了皇帝身边,这就是犯罪。什么处分呢?是斩刑。唐代死刑分两种,一种是绞刑,一种是斩刑,当然斩刑更严重。

但是,尉迟敬德此后没有受到一点点处分。不仅如此,李世民还把齐王府的所有金银宝物统统赐予了他,使他一时间成为天下首富。这究竟是为什么?历史的迷雾重重,我们还是直言不讳吧。事实是尉迟敬德带了一支军队,用武力把皇上和宰相们全部“保护”了起来。我们当然知道,这个保护的实质,就是囚禁。这是玄武门政变的一部分。然后,尉迟敬德索要兵权,皇帝不得不交出。

以往不管是让位说也好,夺权说也罢,都没有仔细研究尉迟敬德的行为,所以李渊在玄武门事变中曾经遭到囚禁的事实很少有人提到。我们现在不仅明确李世民夺权的结果,而且知道他在杀了太子、齐王后,如何从皇帝手中夺取了所有的权力。

皇帝既然失去了人身自由,他除了交权,别无选择。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尉迟敬德的功劳实在太大了。

于是,我们现在也可以重新为玄武门事件定性,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不仅杀死兄弟,而且逼迫父皇交出了最高权力。确切地说,尉迟敬德代表李世民,在海池边囚禁了当时的皇帝李渊,逼迫李渊交出兵权。玄武门政变的性质再清楚不过,李世民针对的不仅是兄弟,还有父皇。

也许有人会问,玄武门事变的许多细节都被后来掩盖了,为什么尉迟敬德囚禁皇帝的这段文字保留下来?开始我也觉得奇怪,后来发现,这些文字都是记载在尉迟敬德传中,于是恍然大悟。玄武门事变的许多细节需要掩盖,但对于立功的尉迟敬德,他的功劳也需要表白,如果一字不记,等于抹杀了尉迟敬德的功劳。为了一种平衡,只好模糊记录,结果给我们今天留下了探究真相的线索。

这可是天大的秘密,谁都未曾说过的。今天我在这里这么讲出来,难道没有受到什么启发,都是如此推测出来的?不是,我还是受到了别人的启发,只是作者已经不可考了。

这是一篇唐代的小说,是它给了我们重要的提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一个洞窟被打开,里面珍藏了九百多年前的文献被发现。这就是敦煌藏经洞。这些中国的国宝后来流落到世界各地,其中英国、法国、俄国都是重要的收藏地。英国的敦煌文书是斯坦因带去的,所以他们的编号都用S。而S.2630号文书,是一篇唐代人写的小说。小说没头没尾,但是内容很重要。在中国,学者王国维是第一个研究这篇小说的人,他将它命名为《唐太宗入冥记》。这个古代小说故事虽然不完整,大概的意思还清楚的。玄武门事变以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鬼魂不散,到冥世阎王殿告状,最后阎王决定抓李世民的灵魂来冥世与李建成等对质。其中,有一个冥世的判官叫做崔子玉,他是辅阳县县尉,一个往来于人间与冥世的人。他看到自己的皇帝来到冥世,知道升官的机会到了。他开始跟唐太宗讨价还价,唐太宗不得已只好跟他搞交易。崔子玉说可以替唐太宗回答问题,但需要唐太宗给他报酬。回答什么问题呢?即“武德七年(玄武门事变发生在武德九年,小说作七年),为什么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唐太宗一看这个问题,立刻傻了,“闷闷不已,如杵中心”,心中像长了块木头。他说回答不了。最后,崔子玉替唐太宗回答了这个问题,大约是大义灭亲之类。于是李世民给了他一个蒲州刺史兼任河北二十四州采访使的大官。小说中,唐太宗的灵魂战战兢兢,因为心中有鬼。最后不得不接受崔子玉的敲诈,顺利通过冥世的拷问。

这个小说的创作年代不清楚,但肯定属于唐代,小说应该是经过了多人不同时期的修改,大概在武则天时期已经成形。其中,小说认为李世民有罪。其中特别清楚地说到他“囚慈父于后宫”。因为杀兄弟的事情记载比较多,软禁父亲的记载一个字都没有。这里的提示告诉我们,唐朝就有这种李世民囚禁父皇的说法。

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玄武门之变后尉迟敬德出现在高祖李渊面前的一幕,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就豁然明朗。尉迟敬德全副武装地来到李渊的所在地,应该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一支军队前来。李渊连同他的一班大臣,立刻丧失了人身自由。因为人身自由已经丧失,当然也丧失了控制局面的可能。他们只能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办事,否则肯定有生命危险。

李渊显得很乖,要什么就给什么。不是他喜欢这样,是因为他不得不这样。已经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呢。这样看来,李渊退位是形势所逼。高祖确有识时务的一面,但不是我们通常说的主动让权。

高祖被囚禁一个小时与一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李世民的皇帝位置是从父亲手里强取的,对此,他和父亲都心知肚明。虽然父子二人暂时平和共处,李渊也不愿意挣扎出更大的悲剧,但是,两人的心里是打上结的。李渊还活在人世,他一直默默地在旁边看着李世民治理天下。这对于李世民来讲,其实是另外一种压力。他应时刻提醒自己,父亲在看着。压力即为动力,这是他取得贞观之治的另外一种动力。

李世民终于当上了皇帝,虽然费了很大的力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四川论坛

GMT+8, 2024-11-24 02:19 , Processed in 0.066619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