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2|回复: 3

[综合信息] 遂州八记(系列)——风雨卓筒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17: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雨卓筒井
  文/唐毅
  
  一
  中国灿烂的文化篇章,莫不以科学为先导。人类就是在自身的文化建构中,一步步走向现代文明的。除了哲学、宗教、文学的作用外,主要得益于科学的进步。而那些带给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遗迹,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仅存一点碎片。
  有人曾经问我,遂宁最有价值的遗迹在哪里?我说,在卓筒井。
  尽管我当时还没去过那个既有卓筒井又叫做卓筒井的地方,但凭着短时期内对遂州人文地理的了解,我知道卓筒井在历史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便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武断。但当我第一次接触到有关卓筒井的史料时,我就掂量出它的分量。参与发掘整理卓筒井遗址,并著文向学术界广为推荐的徐朝鑫先生曾对我说:“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徐先生是四川盐业史志方面的专家,对他的这种说法,我感到既震惊又疑惑。震惊的是,他居然能够把一场旷日持久的现代战争,同一个偏僻乡村的几口小盐井联系起来;疑惑的是,卓筒井究竟凭什么与一场举世瞩目的现代战争相提并论?
  后来才弄明白,古代四川地下富藏盐卤资源,如何把地下资源利用起来?开采成为一大难题摆在了我们的祖先面前。据我所知,最初的开采是以掘井的方式完成的,这种井叫做大口径浅井。这样做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危险系数太大。试想,要挖掘一个直达地心的井将耗费多少时日,而且越往下越困难,但先人们就是这样采掘着属于他们的生存之源。
  一千二百年后,到了北宋时期,终于有人发明了钻井技术。这一本该震惊世界的技术..,为人类社会发展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在偏僻的蜀中小地,或许有那么几位盐工着实高兴过一阵,而更多的人,并没有感觉到这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历史一页一页翻了过去,钻井技术逐渐被广泛采用,从盐卤到石油。
  石油的出现,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业..,便有了汽车、飞机,从而引发了在海湾的石油争夺战……而卓筒井依然孤独地躲在东方帝国的一个偏僻乡村,默默无闻。
  我庆幸,钻井技术的发源地竟在中国,在四川,在遂宁,对于脚下这片土地,不由生出一种近乎崇拜的神圣之感。
  当国外的科学家,在一次世界性的大规模学术会议上,宣称钻井技术出自西方时,会场上立即响起反驳的声音,来自古老中国的声音:“不,钻井技术源自中国!”与会的科学家们不由侧目相向,但当他们了解到卓筒井存在于世的年代早于西方七八百年时,这些高鼻梁、蓝眼睛的学者信服了,并在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基础上,把卓筒井钻井技术列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卓筒井,就像时间故意留给我们的一个历史活化石。
  二
  有了对卓筒井的初步认识,但还有一些东西没弄明白,比如它为什么要叫卓筒井,而不叫其他什么,我一直想前去做一番实地踏勘。
  原来,卓筒井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内特有的楠竹(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竹类植物),锯掉竹节,形成一“筒”,筒筒相连,直达地心两三千米。
  对于卓筒井的工艺流程,且看苏轼的《蜀盐说》是怎么讲的:“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
  而在该地地方志上有一段话,说的则是较为具体的钻井之法:“择有咸源处,以铁锥凿井如碗大……用大竹四五竿接之使长,以竹枝系铁锥入……竹中凿之,其井底……有铁器四爪,到六七十天,或百余丈得咸水乃止。”
  这样看来,卓筒井,大概最早是叫做“竹筒井”的,但在该地方言中,“竹”与“卓”同音,不知怎么就被写成“卓筒井”了。
  卓筒井位于遂宁市大英县境内。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地下盐卤资源,人工建造了一座“死海”,成为新兴的旅游项目,颇受游人青睐。
  同样,这是一座与钻井技术有着密切联系的旅游度假圣地,据说它与世界著名的“中东死海”一脉相承,不会游泳者在水中也能神奇般的漂浮不沉,是目前中国第一恒温浴场。
  遗憾的是,知道“死海”的游人,不一定知道卓筒井。
  同样遗憾的是,我已两次去大英,都未能偷闲去看看卓筒井。当地一位文化官员在我抱憾而归之际,劝慰我说:“下次还有机会嘛。其实,你可以想象的,卓筒井有棚架,有筒车……”
  这使我想起第一次在一本书上读到有关卓筒井的图片资料时,没见井,只见一些竹块将斑竹细枝扎成一大片,再一片一片搭建成架,看上去极似四川农村茅舍的屋顶。
  通过了解,我才弄清楚,那是晒盐架。盐工将从地下抽上来的卤水集中在一块“卤田”里,田里架着筒车,由筒车将卤水浇在那些斑竹细枝上,让淡水挥发,以提高卤水浓度,再经过熬制,就成可以食用的盐粒了。
  也许,简单的制盐技术已经被历史远远地抛在后面了。说真的,现代制盐技术究竟到了如何科学的地步?我没有作过了解。但古代先人们留下的这些颇具象征意义的棚架,让我仿佛看到了棚架前那些赤裸着胳膊劳动的先民,一场伟大的技术..就在他们平凡的劳动中完成了。
  从那竹块扎成的棚架,我还联想到中国读书人与茅屋固有的宿缘:诸葛的茅庐、陶潜的东篱、杜甫的草堂……还有苏东坡说过的“无竹则俗”,一一掠过我的脑际。
  在“劳动”、“读书”、“科学”这些看似不沾边而又充盈着人类日常生活的词汇中,我想不清楚其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我能感觉到那份厚重与沧桑,不禁在心中默默吟诵我曾经写下的一首《颂歌》:
  
  行走在散满泥香的乡间
  我有了一种皈依之感
  远山松柏苍翠
  路畔白露未已蔓草如茵
  我知道 这是在歌中行走
  
  这里曾是祖先的栖息之所
  多少沧海变成了桑田
  七月的稻花
  开在这片 神奇的土地
  在中国的风中飞扬
  
  这里曾有叫做风的民歌
  是祖辈朴素的情感心声
  每一株玉兰树下
  都有过相爱的先民幽会
  他们的故事 古老而又年轻
  
  古典的情怀引我一路向东
  我才发现和土地的距离
  原来如此之近
  就像中华永在心中
  我的颂歌 只能献给祖国
  
  还有那漂亮的筒车,简直就如先民交给我们的具象财富,蕴含精神实质。
  追寻着先人的劳动与生活,我逐渐领会了卓筒井的真正含义。
  三
  在一个雨后复斜阳的下午,我终于来到卓筒井。因为才下过一阵小雨,乡村像一幅刚刚完成的水墨画。而那些随处可见的卓筒井,让我明白,原以为极其珍贵的科学文化遗址,一定会被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会像兵马俑、三星堆一样,同金碧辉煌的建筑有着极其自然的联系。可这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在发挥功用的盐井,就像四大发明一样,发明虽然早得出人意料,但发展与综合利用又缓慢得让人难以置信。
  我现在看到的,不过就是一个浅山起伏的乡村,须经人指点,才知道这里到处都是这样的井。我终于明白,卓筒井并不是某一口井的名字,而是指一种技术工艺,凡是以这种工艺凿成的井,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叫做卓筒井。
  就是这些井,让我们对祖先的生活,多了几分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丰富的想象。
  在方圆数十里散落着卓筒井的土地上,我记住了这样一些地名:关昌村、吴家桥村、快活岭村……我不知道,这些地名是否有过改变?使我生疑的是关昌村,那个“关”字,可能是“官”,同历代政府设置的“盐署”有关。而快活岭之类,则道出了盐工们经过一天的劳动后那种“放松”的心情。
  卓筒井的发明,让地心深处的盐卤资源,源源不断地被开采利用,一方面朝廷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让这一方百姓得到了实惠,有的传说足以让人产生联想。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都是黄皮肤、白头发。有一天,人们发现一位太婆头发黑黑的,很漂亮,便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太婆指着山间一股泉水说,用它做饭吃,头发就变黑了。大家掬起泉水尝尝,一种咸咸的味道直沁心脾,浑身力量倍增。太婆从此悉心研究,终于将这种泉水制成食盐,让我们的祖先都有了一头漂亮的黑发。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发明家,便尊称她为盐婆。
  在传说中,盐婆是以捡柴为生的,生活艰辛自不待言。可后来不一样了,她手里握有一项攸关人类生命健康的发明,清苦的生活总该从此划上句号了吧?
  而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晚清时富甲一方的邑人罗都复,他是清代川中民居精华——“罗都复庄园”的建造者。
  罗都复庄园,在大邑县刘文彩庄园未建之前,是四川建筑最为庞大的庄园,房舍精细,错落有致,风格协调,品赏功用,皆得其宜。可惜偌大一座川中民居精华,却毁于上世纪末,大部分被辟为校舍。不过,也算得其所用,如果罗都复泉下有知,他建造的庄园后来书声琅琅,也可聊感欣慰了。
  要建设一个如此气派的庄园,没有钱肯定不行。据说,罗都复自幼父母双亡,以小本买卖为生,三十多岁还是单身一人。因常在一茶馆卖糖果,掌柜见其勤劳踏实,便出重金将自己先天足跛且残左手的妹妹许配于他,罗都复没有犹豫,把这个身体有着缺陷的女子娶回了家,不料如娶回一尊高照的福星。婚后,他们便开始经营盐井,从小井做起,艰辛十年,竟成巨富。
  当我来到庄园时,虽然能够想象得出它曾经的辉煌,但由于大面积拆除,这个曾经荣载《中国建筑史》、《西南名居》的罗都复庄园,已经破败不堪了。同行的文化官员告诉我,政府正在研究是否修复,让其重现昔日风采,成为该地区旅游的又一亮点。
  四
  我目前的工作,似乎就是去看一些废墟,去寻找那些遗落在山水间的文化课题。有时,在夕阳的余晖下,望着自己投在地上长长的身影,就总会想,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诗史,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在诗人的豪吟里找到一点影子。
  可是,我翻遍当地有关卓筒井的资料,发现介绍其工艺流程的文字虽多,但能够把一处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遗址同文学联系起来的,就实在不多了。不过,今天陪我考察的黄玉全先生写了一首《祖先的深度》,玩味再三,感觉不错,抄在这里:
  
  翻开一页页泛黄的历史
  卓筒井 让我侧耳聆听
  祖先凿地的咚咚之声
  我多想看看
  那些体魄健壮的盐工汉子
  是怎样在创造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他们从几千米深处
  提取人类生存之源
  而祖先的深度
  就在于不知道
  自己的伟大和光荣
  或许 其中一位
  就是我一脉相承的先人
  
  在这片被汗水浸润的土地
  生长了钻井业的史诗
  我相信 英雄无处不在
  
  历史的脚步已经走远,一句“英雄无处不在”,实在太好。是的,英雄无处不在,在山间,在田野,他们就是创造历史的英雄。可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再是赤臂挥汗的盐工,而是挎着相机慕名而来的游人。
  五千年沧海桑田,多少.人物,都被雨打风吹去。而卓筒井,既真实又虚幻。真实得近在眼前,触手可及;虚幻的是,千余年世代沿用,而真正的发明者已经无从考证。我现在惟一能做的,只能把它归功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样也不错。
  就像古老的《诗经》,每一首诗作者的名字早已随风飘逝,但一打开《诗经》,便能想见朴素的先民在劳动时的欢悦之情,其中肯定有作者的身影。而卓筒井带给我的,正是这样一种感觉,让我隐约听到了千年之前盐工的号子声声……
  这时,我觉得他们才是真正苦吟的诗人:
  
  太阳出来罗嘛,阿一着勒!
  红也洋洋呀哈,阿一着勒!
  照在姐姐罗嘛,阿一着勒!
  眼也在望呀哈,阿一着勒!
  只望兄弟罗嘛,阿一着勒!……
  
  这些如大山般沉重的《大山号子》,如一阵阵原始的、粗犷的劲风吹来,想象着人类祖先叩击地心的巨响,那“咚咚”之声让我为之一振。但当我的目光停留在那个“姐”字上时,不禁哑然失笑,感到我们的祖先不乏憨直与可爱。在劳动中,他们居然“念念不忘”偶尔在井场出现的“姐姐”,而她们的出现,又似乎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
  也许,在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同时,说说有趣的话题,可以让他们的工作更深入,更持久……我终于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劳逸结合。
  也许,刚刚还日头正烈,不一会儿,风就吹过来了,雨也下起来了,汗珠和雨点在赤裸的古铜色的体肌上遭遇,像荷叶着雨……在通往井场的小路上,送斗笠和蓑衣的妇女脚步匆匆。
  遗世而独立的卓筒井,以其简约朴素之美,唱起一支献给中华的颂歌。我读卓筒井,如沐风雨,一千年的时间跨度,一篇读罢头飞雪。
  从卓筒井回来,我同徐朝鑫先生又见过一面,那是在成都市郊一个小岛雅致清静的茶楼里,说起卓筒井,徐先生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情绪,仿佛还有许多话要讲。他告诉我,大英卓筒井的价值,就在于它是惟一保存完整的古代钻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这样一处完全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迹,因为发现太迟,1991年才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众所周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排队,太麻烦。但只要具有相当的价值,认证不过就是一道程序。是的,如果到了中国,到了四川,到了遂宁,不妨去卓筒井看看。
发表于 2010-2-4 17: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18: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沙发了``````
踩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2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英
帝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四川论坛

GMT+8, 2024-11-27 15:49 , Processed in 0.05040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